close

這是小胖今年得的病, 醫生說應該是生活習慣劇烈改變後引起的~~~ "狂拉"是這個疾病的症狀!
這是免疫系統的疾病 在健保屬於重大疾病!
病後飲食習慣需要重新學習 吃的很清淡為主 並且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喔!
配合西藥與中藥的調整 小胖現在已經不完全需要依靠藥物囉!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潰瘍性大腸炎在西方人較為常見,其發生率每十萬人約有1.3到15.8個病患。
白種人比黑人、拉丁民族、和亞洲人有更高的罹患率,大多數的病例都集中在都市。在東方民族中,此疾病的發
生率就少得多。依據國內幾家醫學中心的資料顯示,每年新病例的人數的確有增加的情形。一般認為,東方民族
潰瘍性大腸炎病例的逐年增加,可能與飲食.生活習慣的改變,診斷工具與技術的進步,以及醫療環境的普遍提
昇有關。

潰瘍性大腸炎好發年齡涵蓋了幾乎所有的年齡層,其中以15到35歲的發生率最高。其症狀皆非特異性,以血便、
黏液性腹瀉與腹痛為主,與其他大腸病症狀相似,往往需要內視鏡、病理生檢、病史、及放射線學等的全面考量,
並排除其他鑒別診斷才能下結論。

除大腸症狀外,可能併有腸道外表徵,以肝臟、皮膚與關節病變較常見。

潰瘍性大腸炎疾病侵犯範圍越大,發病時間越久,癌變的發生率越高。一般而言,疾病自診斷起十年以後,癌變
的機率便逐漸上昇。綜合所有潰瘍性大腸炎患者十年以後發生癌變的機率約有3.6%。 潰瘍性大腸炎病人的家族史
中,第一等親罹患潰瘍性大腸炎的機率會增加, 罹患庫隆氏症(Crohn's disease)的機率也會增加。

因為此病的致病機轉未明,所以其治療方法也沒有很明顯的進步。一般可以藥物治療來控制,但有時會因為發炎
的程度嚴重而有併發症出現,例如毒性巨大腸症,此時若以內科藥物無法改善就要以外科手術將一部份的大腸切除
。一旦患有潰瘍性大腸炎,可能需要長期服藥來控制,剛開始先將病情穩定下來,然後要避免病情再發,仍需繼續
服藥,如果能按醫師指導用藥,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rista 的頭像
    Trista

    白髮魔女的心情雜記

    Tris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